做强农文旅全产业链 沪郊民宿形成核心竞争力
发布日期: 2023-08-31 12:39:11 来源: 解放网

沪郊民宿靠什么形成核心竞争力

崇明区建设镇在规划层面为高端民宿落地营造空间,民宿经营者们抱团发展,做强农文旅全产业链

“本周已接待三批公司团建客户了,每批都爆满!”8月的一天,记者见到王志亮时,他正和民宿管家一起热火朝天地收拾客房。他是崇明区建设镇“应天”民宿的负责人,当天,又有一个公司团队将入住。


【资料图】

“应天”的火爆,是建设镇民宿产业火热的缩影。建设镇在崇明18个乡镇中民宿最多,总量已超260家,其中有80多家市、区级星级民宿,2021年民宿业营收3500多万元,去年营收3800多万元。今年上半年,全镇高端星级民宿整体入住率为83%。

随着出省游、出境游市场回暖,上海本地乡村旅游点位面临不小压力。在此背景下,建设镇的民宿经济发展依然稳健,究竟有何秘诀?

高端民宿怎么避免成“盆景”

外墙用红砖切割后按土布纹理拼接,屋顶用的是人工捆扎的芦苇秆,室内桌椅、布艺装饰皆由本地木工、裁缝精心打造——位于建设镇滧东村的“松慢”民宿,是一家高端民宿。不过,除了考究的装修,真正让这家民宿“高端”起来的元素,其实不在屋内,而在屋外。

“松慢”的屋前是大片玉兰和水杉林,树冠高大,即便骄阳似火,走进树林也能感到阴凉。“松慢”的右侧是宽阔的老滧河,住客不仅能坐在水边竹椅上赏景,还能划着桨板在河面上游玩。

“相较于精致的住宿条件,清澈的河道、茂盛的树林等自然资源,才是崇明民宿的核心竞争力。”建设镇党委书记陈群告诉记者,“松慢”之所以能火,重要原因是找到了依水傍林的宝地,并巧妙地将民宿和自然风貌融为一体。“高端民宿不是只可远观的‘盆景’,不能和周围环境、普通农宅形成强烈反差。”

房子造得精致漂亮,可出门只有土路,旁边就是本地老旧农宅,民宿和村域环境格格不入、没有“连接”,是沪郊一些民宿面临的窘境。陈群认为,乡村振兴过程中,和建设现代化同样重要的是规划理念现代化。如果民宿出入不畅、被大片稻田包围,通往民宿的路窄得连大巴车都无法通过,或者游客在客房内推窗只能见到无法亲水游玩的小坑塘,这样的民宿难有长久生命力。

这些年,建设镇在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的同时,也注意在规划层面和民宿产业进行适配,通过理水、调林、移宅等方式,实现水域、林地、道路和产业用地组团打造,为更多高端民宿落地营造空间。

比如,近年来市、区林业部门开展了林地利用试点建设,目前全市已有多个开放休闲林地项目,建设镇富安村内千余亩林地就是其中之一。通过精心打造,这片林地内设农耕文化展示区、观鸟区、森林探险区、林下漫步区等多个功能区。这不仅大幅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,也吸引了“杉水”等星级民宿在林间水畔扎根。

今年,建设镇还申报了本市2023年度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,将通过“小田并大田”促进耕地集中连片、推进低效建设用地整理等方式,进一步提高空间集约度和产业集中度。项目一期整治区域将复垦200多亩“竹园基”(无人居住、无农宅,仅剩竹园的宅基)、近14亩坑塘水面、近15亩乡间小路等,在滧东村、虹桥村、界东村打造文化旅游片区。

“通过集约利用碎片化土地,项目一期预计可新增耕地660余亩,同时将重新梳理河道水系、农宅路网,成片打造更多大地景观,适配升级版乡村文旅产业。高端民宿不是突兀的‘盆景’,而是全域美丽风景中的一部分。”陈群表示。

民宿集群如何发展多元业态

建设镇的“农家乐”产业起步很早,2006年,滧东村就有了“外婆农家乐”。发展至今,昔日规模小、布局散的农家乐,已演变为多个民宿集群。

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抱团发展”,其中不仅有规划引领、土地整治等外部因素,也蕴含着沪郊民宿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:和外地相比,自然风光并不是沪郊乡村游的优势,多数游客希望在民宿获得一站式旅游体验。打造民宿集群、内部发展多元业态,才能克服单一民宿体量小、资源有限的弊端,满足游客需求。

位于虹桥村的顾伯伯民宿群创始人顾洪斌,这几天忙着处理暑假期间的房间订单。2012年,他和弟弟顾洪宇开了一家“顾伯伯农家乐”,生意很红火,后来邀请附近村民加盟。如今,这个民宿群已有37户农户参与经营。顾洪斌告诉记者,如今顾伯伯民宿群已形成集住宿、餐饮、采摘、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乡村民宿组团。

建设镇民宿协会会长施松培告诉记者,所谓民宿集群,并不是将一排闲置农宅整体改造成民宿那么简单,同时要有科学的资源共享、功能分工、利益链接机制。比如,顾伯伯民宿群拥有的“涛涛叫”农业专业合作社每年销售额有百余万元,除了留出30%作为来年的抗风险基金,其余均按比例发给股东及户主作为分红,数额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。

“去年底分到了5000多元!”民宿群内“瀛胜小院”民宿的经营者茅伟虹告诉记者,正因有了分红机制,民宿群的股东们都干劲十足,彼此之间不会恶意竞争,而是开展合作。“有的擅做户外烧烤,有的擅做农家土菜,有的擅做崇明糕,有的经营米酒等特色农副产品,大家一起把‘蛋糕’做大。”

无独有偶,最近,在建设镇富安村,一家企业整体承租了近50栋农宅,打造错位发展、风格迥异的民宿集群。“比如富安村326号,今后将主要承担民宿集群的餐饮功能;村里一个闲置多年的老厂房也被改造成村级商务中心,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阶段。”富安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包伟告诉记者。

乡村景区如何更好引流

民宿和酒店不同,除了用来“住”,更要承担“玩”的功能。如何让民宿变得更好玩,让市民游客愿意玩、有得玩?做好文旅项目配套、提供全链条服务是关键。

夏夜,在建设镇虹桥村的乡间小道上走走,蛙叫虫鸣声中,能听见若隐若现的爵士乐。循声走近,可看到一家名为“贰6十二”的酒馆。这是顾伯伯民宿群里第一家专营咖啡和酒水的小店,由沿河农宅改造而成。

“民宿不能‘一条腿走路’,除了提供客房,还要有鲜明的主题、有趣的活动以及和乡村产业、环境有机结合的配套项目。”顾洪斌告诉记者,目前民宿群已开发了篝火烧烤、露天电影、垂钓龙虾、咖啡馆、酒吧等乡村文旅项目。

在建设镇“虹桥花乡”风景区,一个名为“自然卷卷牧野”的园区已于今年4月开业,占地180余亩,这是一个饲养着60余只羊驼的都市牧场。园区内的羊驼全部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草原,市民游客可在那里感受放牧野趣。

“我们有露天营地,提供内蒙古羊肉烧卖等美食,还会根据季节变化推出特殊人群疗愈、小建筑师计划、大自然绘画等活动。目前我们已与镇上多个民宿集群形成联动,共同推出文旅项目。”园区相关负责人胡大丙告诉记者。

此外,建设镇还在制度规范、平台建设方面为民宿经济提供配套。近期,《建设镇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》出台,这是崇明首个乡村民宿服务质量标准,也是上海唯一一项乡村民宿服务质量团体标准。一款名为“住建设买崇明”的小程序也已上线,市民游客可一站式订房、买特产、查询相关文旅项目信息。

“我们的乡村产业振兴,是围绕民宿经济来谋划的,民宿的红火不仅打响了旅游品牌,对乡村产业招商也有很好的引流作用。我们将继续做强农文旅全产业链,把乡村变成旅游新目的地,让‘好生态’催生‘新经济’。”陈群说。(记者 茅冠隽)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

热点图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