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说中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,人们也常称之为东方情人节。也正因“情人节”这词的缘故,我们默认红玫瑰为节日代表,红丝绒似的玫瑰花型又大又正,很是好看。除了花店数十朵、上百枝一捧的式样外,年年街巷挎着花篮的人吆喝散卖不在少数,一期妙会,丰俭由人。在西风东渐之前,我国传统七夕很早就有了自己的配花角色,这些芳草花卉一直陪伴着人们欢度佳期。它们的故事遮藏在历史厚重的帷幕之后,随着我们探寻,逐步回归视线,静静绽露东方美学之隽永……
(相关资料图)
瑞莲图 明 李士达 台北故宫博物院
【并蒂莲】
两宋时期,七夕这日文人会相约赏荷,吟咏风光。北宋韩琦《七夕会关亭观莲》:“陶暑娱宾次水西,满塘莲艳馥轩墀。”南宋葛立方《多丽 · 七夕游莲荡作》:“花深处,田田叶底,鱼戏龟游。”藕花袅娜,游鱼嬉戏,夏日小景跃然纸上,游览闲适令人神往。荷花花期在六七月间,故而作为宋代七夕节物是顺应时令,自然而然的事——四百多年后,康熙帝还写过《七夕观千叶莲》的诗呢。
花开堪折直须折,北宋初文人徐铉在不同的七夕节折过两回荷花,分别是《奉和七夕应令》:“静闻天籁疑鸣佩,醉折荷花想艳妆”;《驿中七夕》:“七夕雨初霁,行人正忆家。江天望河汉,水馆折莲花”。一次是应制奉和而作诗喝醉酒攀折,一次是在临水的驿馆折了花儿遥望银河。笔者更欣赏后者。唐时孟浩然也有《他乡七夕》一诗,言道:“谁忍窥河汉,迢迢问斗牛”,团圆相聚的日子,诗人们独在异乡迎度七夕,难免孤寂。徐铉比孟浩然,多了一朵荷花的陪伴。
七夕时荷花莲蓬采折售卖,时花美果等物能互相馈赠。南宋方岳有篇《鹊桥仙· 其一 七夕送荷花》可以为证。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八记载:“七夕前三五日,车马盈市,罗绮满街,旋折未开荷花,都人善假做双头莲,取玩一时,提携而归,路人往往嗟爱。”北宋都城汴京的人们过七夕节,喜欢拿未开的荷花骨朵,两朵合成一枝假装成并蒂莲花。猜测其做法是荷花茎杆顶端横串签,左右各从花苞底部扎穿,以柄为轴,假造了一朵并蒂莲。(宋时把并蒂莲认作瑞莲。如吴芾《东湖观荷有感 其二》曰:双头并蒂出天然,呈瑞悬知好事连。)这样子游玩一日,最后擎着双头莲归家,路人也会被愉悦热闹的氛围所感染。
作者自制
南梁 · 刘令娴《答唐娘七夕所穿针诗》:连针学并蒂,萦缕作开花。宋代七夕“宫姬市娃,冠花衣领皆以乞巧时物为饰焉”,如今我们在宋代服饰文物之上仍能看见并蒂莲元素的痕迹。区别于一般的独杆单头,宋人把梅花、牡丹、芍药、荷、菊等植物的花枝上异变探出两朵来,皆呼为双头并蒂。今人鲜切花大多都优选单头大朵,玫瑰也按一、十一这样的数字去凑“唯一”“一心一意”的热闹。基于“好事成双”的审美偏好,古人则格外看重并蒂的花儿果儿,当做“嘉祥”。每每遇见都会广而告之,争相观赏。因为大众喜爱的缘故,继而也出现了《并蒂芙蓉》《双头莲》这样的词牌名。
真正天然的并蒂莲十分难得,南宋洪迈《夷坚志》里有池莲生双头,通过贾㷷的口吻来追忆才子贾安宅肄业时见双头莲开,后来金榜题名的神异故事。在七夕都能拥有双头莲的是件应景事儿吧,从前文人分享了这份幸运。明末吴懋谦《咏书屋池中并蒂莲 其二》:“河汉迎秋七夕凉,亭亭孤干艳虚堂。”清 · 钱湘《菩萨蛮 》:“斜倚叶田田。开成并蒂莲。昨宵逢七夕。艳斗秋花色。折取供筵前。双星应见怜。”自然物候与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,传统花卉植物在节令中扮演的角色有着不可替代性。
元明时期,古籍中出现“双莲节”这样的记载,《情史》卷三引《贾子说林》云:“陈忠有女,名丰。邻人葛勃,有美姿。丰与村中女子戏相谓曰:‘得婿如葛勃,无恨矣。’自是丰与勃屡通音问。七月七日,丰以青莲子十枚寄勃。勃啖未竟,坠一子于盆水中。明旦开并蒂花云云,自此乡人改双星节为双莲节。”这类传说故事有不少翻版,比如《晁采传》。尽管一日开出并蒂莲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,但通过这些故事,侧面可知七夕荷花在过去的重要性。那或许是一句情话“低头弄莲子,莲子清如水”,怜子苦心。这样便能理解清代吴锡麒《瑞鹤仙 七夕》 所言“道节是双莲,怎禁心苦”的意思。
瓯香馆写生册 清 恽寿平 天津博物馆
【凤仙花】
凤仙花在江南是极常见的植物,村民说种在屋旁可以驱蛇。五代时就有种植观赏,五代吴仁璧《凤仙花》:“香红嫩绿正开时,冷蝶饥蜂两不知”。翻阅见明清多处地方志中记载七夕使用凤仙花染指甲的事儿。明万历三十三年刻本《嘉定县志》“七夕”:“捣凤仙花以染指甲,红如琥珀,累月不去。”凤仙花染出颜色并不像花瓣的色彩,而是一种橘红,衬得皮肤白。
我国记录凤仙花染指甲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,只不过在当时还未与七夕活动挂钩,季节适宜便能取来花瓣玩闹的。宋人周密在《癸辛杂识续集》里,记载了“金凤染甲”一条,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染色过程与如今并无大的区别:
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,入明矾少许在内。先洗净指甲,然后以此付甲上,用片帛缠定过夜。初染色淡,连染三五次,其色若胭脂,洗涤不去,可经旬,直至退甲,方渐去之。或云此亦守宫之法,非也(今老妇人七八旬者亦染甲)。今回回妇人多喜此,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。
周密所说的“金凤”,也是指凤仙花。因花朵如凤鸟,所以有这样的名字。南宋宫廷里凤仙花儿有过一段时日的避讳,《四朝闻见录》记载金凤花,如凤咮,宫人们曾谓“凤儿花”。宋光宗赵惇的皇后名“凤娘”,六宫避讳,故称金凤花为“好女儿花”,宋代金凤花来称呼凤仙花常见,可能是凤仙花于园圃多为红白等色,并不“金黄”,所以渐渐地金凤花的名称就淡出了视线。人们更多选择以“凤仙”来称呼它。北宋欧阳澈《金凤花》:“巧剪金英似欲飞,恍疑平世凤来仪”,现在山野中很多野生黄色凤仙花会比盆栽红白凤仙更像凤鸟。北宋刘攽《金凤花》:“妖娆如自媚,红白竞为娱”,提及凤仙花花色还有红白两种,当时女性会选择红色的花朵捣碎染指甲。到了明清,人们发现白色的凤仙花瓣同样可以染指甲,笔者验之确然,红白花叶中都有着色物质:指甲花醌。
明代小说《金瓶梅》中有一日头伏,春梅在大院子里拔到了凤仙花,女子们寻下杵臼,捣下蒜……“妇人灯光下染了十指春葱,令春梅拿凳子放在天井内,铺着凉簟衾枕纳凉。约有更阑时分,但见朱户无声,玉绳低转,牵牛织女二星,隔在天河两岸。”清代《燕京岁时记》:凤仙花即透骨草,又名指甲草。五月花开之候,闺阁儿女取而捣之,以染指甲,鲜红透骨,经年乃消。
染指甲的材料除了花瓣外,人们还会用到大蒜、明矾、蝉蜕。明代严易《凤仙花》:闲摘秋花捣蝉蜕,殷红蘸甲玉掺掺。可证。
夏秋两季,容易看见一丛丛凤仙倩影。
北宋文同《金凤花》:花有金凤为小丛,秋色已深方盛发。南宋杨万里《夏日绝句》:鹿葱解插纤长柄,金凤仍开最小花。花开花谢有规律,撇开地域气候变量外,古人总结播种技巧使得延长凤仙花花期。《凤仙谱》中介绍道,若在二月播种,五月里可见早花;四月下种,七月看中花;早花在六月落尽,九月初能开出晚花来。这样一来,从五月到九月,整整四个月呢!所以除七夕之外,端午、六月六、头伏都有染指甲的民俗,大同小异。
秋花蛱蝶图 明 文俶 天津博物馆
【秋花】
七夕供花在民国时期,更加驳杂。夏秋之花应时相宜,如民国九年《重辑张堰志》载“庭设香几,摘凤仙花三十三朵养诸盆,及海棠、兰、菊、状元鞭诸花插诸瓶,以媚牵牛、织女。”琳琅满目,芬芳馥郁,可为一叹。
花卉册-牵牛 元 王渊 台北故宫博物院
要论初秋之花,我们还有木槿与牵牛。木槿因为朝看暮落的特点,常作为应景意象入诗。唐代元稹《相和歌辞》: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,不愿为庭前红槿枝。北宋王禹偁《七夕》:寂寂红药阶,槿花开一朵。在农村栽木槿常常用来做篱笆,垂蕤初荣,山家景致。上篇曾提徐铉折荷花度节之事,元代吴师道可以续上一笔,借景抒情,思乡人的《七夕》:木槿篱边络纬哀,卧看河汉远天回。西风不管扁舟客,吹下楼头笑语来。
花草对幅之二 明 江白川 大英博物馆
木槿篱笆稀疏,看着萧索。村人在篱笆旁撒了牵牛花的种子,于是柔软的枝蔓借着篱笆攀缠上来,成为初秋一景。南宋韩淲写道:“衡门篱落间,木槿上牵牛。”牵牛星,牵牛花,人们难免会联系在一起。清初朱彝尊说它“绊地三秋早,含苞七夕先。”艳丽的花瓣,是晨光中地上的星星。
古代风俗笔记、七夕诗词里,宋元的莲花,明清的凤仙花,抑或是秋季草花,它们曾热热闹闹活跃过。如今也可以实践的游戏,重温旧梦中的芬芳馥郁。
关键词: